邵逸夫先生简介
邵逸夫 (1907-) 电影事业家。原名邵仁楞,浙江宁波人。 上海青年会中学毕业。1925年与兄醉翁、人 、仁枚在上海创办天一影片公司,负责外埠发行业务,并学习摄影和编剧。1928年与仁枚携影片去新加坡、马来西亚开辟放映市场。后成立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并在南洋各地拥有数十家电影院。1957年与仁枚在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接办邵氏父子公司的制片业务。并辟建邵氏电影城,摄影棚扩展至十余个,拥有拍摄、录音、彩色洗印、放映等全套设备,使之成为香港规模大、设备先进的电影制片厂。公司成立后每年约生产三十部影片,至80年代中期已生产影片七百余部。并常以其影片领风气之先,如李翰祥导演的《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影片使黄梅调电影风行香港影坛数年之久;胡金铨导演的《大醉侠》,张彻导演的《 独臂刀》等又使60年代沉寂一时的武侠片重新兴盛起来;影片《后门》、《万古流芳》、《珊珊》等也接连在亚洲影展获奖。其中多部优秀影片均由其亲自监制。同时,在东南亚各地,其戏院已扩展至一百六十余家,形成一个庞大的发行网,并在东京、巴黎、罗马、伦敦、柏林等大都市设常驻代表,使中国影片打入世界电影市场。由于他对电影事业的贡献,1974年和1977年分别获英国女皇颁授CBE勋衔和爵士勋衔。1983年获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高荣誉奖,并兼任香港无线电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校董、香港艺术节主席、香港艺术中心主席等。 用以表彰世界杰出科学家的“邵逸夫奖”是按香港著名实业家邵逸夫先生意愿于2002年11月15日在香港宣告创立的。 “邵逸夫奖”的颁奖原则是:不论得奖者的种族国籍、宗教信仰,而以其在学术及科学研究或应用获得突破成果,且该成果对人类生活有意义深远的影响为旨要。 “邵逸夫奖”每年颁奖一次,奖金金额100万美元。“邵逸夫奖”设有天文学、数学科学、生命科学与医学三个奖项。这三个奖项也是“诺贝尔奖”所没有的。 “邵逸夫奖”评审会主席由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出任。“邵逸夫奖”由行政中心设在香港的“邵逸夫奖基金会”负责管理及执行。基金会由董事会、理事会、评审会和秘书处4个部分组成。评审会负责选出得奖人,其下设三个奖项委员会,各设1名首席评审和4位评审。奖项委员会负责邀请奖项候选人的提名及评选工作。评审程序每年6月开始,第二年6月宣布得奖人名单,8月颁奖。 第一届颁奖将于2004年举行。“邵逸夫奖”是按邵逸夫先生意愿设立的。今年85岁的邵逸夫先生长期致力于文化、教育、慈善事业,目前是香港无线电视台行政主席。 捐赠事迹: 2001年捐资450万港币建邵逸夫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