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天慧:饮水思源不愧须臾人生,爱国荣校无悔岁月年华
简介:郑天慧老师是改革开放后上海交通大学第一批培养的研究生,留校任教并于1992年至1998年担任上海交大物理系副系主任,现任上海凤奇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他长期关注公益事业,不仅重视青少年和高校学生教育问题,也对其他社会民生问题尤为上心。
走过数十载的风雨路,完成了充盈自我小家后,如何打造更加温暖的社会大家,也许是郑天慧老师探索和追求的方向。
漫漫路,回首望,尽是和璧隋珠;昂首行,无处不风景。
一.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从当兵,到当学生,再到当老师、最后到创办公司,每一次身份的转变都是一次新的探寻,而每一步,郑老师都走得铿锵有力。
考大学之前,郑天慧当过兵。青葱岁月,体魄强健,好男儿应征入伍。军中时光,艰难却充实,后因胃出血,在部队领导的安排下,进院疗养。随后,参加工作。但大学梦深深扎根在郑天慧的心中,在认真工作的同时,也未曾丝毫怠慢过学习。最终,他考上了上海科技大学(今上海大学)。
之后,郑天慧去了农场工作,当过炊事班班长,当过中学老师,也在工厂做过工,人生不同阶段的经历,虽有曲折,仍被认真对待。求学之路也未曾断开。1978年,郑天慧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研究生,学校对他们也极为重视。在研究生毕业后,成绩优异的郑天慧被学校派遣德国深造,继续求学。学成归来后,郑天慧留校任职,于1992年至1998年担任上海交大物理系副系主任。
这些经历,也为日后郑老师公益理念的形成做出了铺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一段独一无二的岁月,都是莹莹光无尽,都是涓涓入海流。
二.饮水思源不愧须臾人生,爱国荣校无悔岁月年华
“人的一辈子经历了社会的培养,父母的教育,要学会感恩,要对社会有所贡献。”郑老师如是说。
图为郑天慧老师接受采访时所拍,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老图书馆。
作为新中国改革开放时代下的受益者,郑老师始终不忘根本,心系祖国。德国的留学经历,让他明白当时的中国和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思念家乡的同时也立志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当时的中国不像如今这般强大伟岸,但月仍是故乡明。郑天慧义无反顾回国,当老师当技术人员,也为中德文化、科技、工业交流出过力气。
而今的时代早已经是高速发展的蓬勃时代,祖国正大刀阔斧施展蓝图。人民子弟兵保卫国家领土,各行各业各司其职,百姓生活安居乐业。而已古稀之年的郑老师,也想再次为这个社会出一份绵薄之力。
于是,在2018年10月20日,郑天慧老师与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领导共同签署了捐赠协议,“爱国荣校基金”正式成立,旨在表彰在各行各业取得突出贡献或辛勤耕耘的优秀校友。
于是,在2020年,郑天慧老师决定出资,为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众多上交优秀校友打造一份专属奖章,表彰他们在疫情期间无私的奉献,也旨在体现母校未曾忘记每一个在岗位上默默拼搏的校友。
对于伟大的共产党,郑天慧老师也深深爱戴和真心拥护。早在2011年,建党90周年之际,身为老党员的郑天慧老师就交过一笔10万的特殊党费。而在2021年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时,郑天慧老师决定出资100万作为党建费用。
同时,郑天慧老师非常关心青少年的教育成长,他在上海市西中学设立了“朝强奖”和“品英奖”,而这两个奖项的名字来源于他的父母。此外,在市西中学设立了“交大新苗奖学金”,把中学跟大学结合起来,关爱青少年成长的同时,也为交大灌输新鲜的血液。
图为郑天慧老师与交大物理与天文学院领导共同签署“爱国荣校基金”的捐赠协议。
种种善举,与父母的言传身教,学校的悉心栽培,强大的祖国后盾都一一相关。春风化雨里孕育一颗感恩之心。
郑老师的父母都是重视教育的人。父亲曾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母亲在上海市长宁区办了一个托儿所,照看无人照管的孩子,分文不收。在良好的家庭氛围熏陶下,郑天慧也对教育尤为上心。不仅自己勤奋踏实,在当兵和工作后,仍努力学习圆大学梦,也曾当过中学老师辛勤育人。母亲免费办托儿所,帮解放劳动力的妇女减轻生活压力,而父亲也大力支持这项举措。在父母的影响下,善良的种子早已经种在了他年幼的心中。
交大的学习时光,让已有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升华。被交大公派留学德国,郑天慧走出国门,学习到了当时国外的先进科技,领略到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在学校的悉心栽培下,郑天慧愈加意气风发。春华秋实,浩荡的交大春风吹拂,留下了满野金秋的大好收成。
当年郑天慧毅然决定从德国回来,想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祖国的大地上。彼时的中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远远不如,而高素质的人才也较为紧缺。交大的物理系,引进了一批新的仪器,其中一台电子扫描显微镜,当时无人会用。在德国留学时期曾接触过扫描电镜的郑天慧,因此便留在物理系任职。
而今的交大,人才济济,科研实力雄厚。而今的中国,也在快速腾飞。郑老师不止一次说道:“我们国家面貌变了。这在世界上,我们国家真的是做得最好的,人口那么多,底子那么差,问题那么复杂,但是习主席把我们国家领导得井井有条。”港珠澳大桥修建,高铁四纵四横,解放军定期演习,决战脱贫攻坚……一切的一切,郑老师都看在眼里。解放军们平日辛苦训练,抗震救灾时,精诚团结、奋勇争先;工人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投入到了城市建设中;普通人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亮,那位去云南曲靖扶贫医疗的交大附属人民医院赵医生,郑老师也印象深刻......
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大家。每个人都在为社会的稳定向前运转不断努力,每一个平凡岗位都是由不平凡的人在默默坚持着。社会不应该忘记每一位兢兢业业工作的可爱人儿,学校也不应该忘记每位校友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所作出的贡献。“为学校努力工作,为国家努力工作,为我们学校争取荣誉,这就是爱国荣校。”因此,“爱国荣校基金”应运而生。
郑天慧老师一直认为自已并非大富大贵之人,只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好年代里,用辛勤的工作换来了社会的优待。而他本人日常生活简朴,始终未曾铺张浪费过,因此有了些积蓄。他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更要用之有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享受了社会的恩惠,便想在人生小有所获时,尽己所能,回馈社会。坦坦荡荡走一回,只留清香在人间。
郑天慧老师与基金会的老师同学们合影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