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2022年度十大新闻

交大基金会
2023年01月12日 09:16

吕志和科学园

捐赠命名仪式举行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重要指示,上海交通大学在浦东张江地区主动布局建设“交叉创新之园”,并获得嘉华集团主席吕志和博士2.5亿元人民币的鼎力襄助。12月20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吕志和科学园”捐赠协议签署仪式在香港海景嘉福酒店和上海交通大学吕志和科学园同步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与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通分别进行线上视频致辞,嘉华集团主席吕志和博士,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副主任、港澳办副主任周亚军,学校党委书记杨振斌、校长林忠钦院士、常务副校长丁奎岭院士、副校长张安胜,吕氏家族代表、嘉华国际、银河娱乐、吕志和奖董事、我校部分在港校董以及校友代表等出席仪式,杨振斌与吕志和代表双方签署捐赠协议。为弘扬吕志和博士的大爱精神,传承“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学校决定将“张江科学园”命名为“吕志和科学园”。

图片


“睿远科技大奖”

捐赠设立并启动

为鼓励大胆探索,勇走无人区,敢啃硬骨头的科研精神,校董、1992级本科校友、睿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光明捐资1亿元,设立上海交通大学“睿远科技大奖”。2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睿远科技大奖”捐赠签约仪式在闵行校区隆重举行。“睿远科技大奖”分设数学与物质科学奖、工程与材料科技奖、信息与空间科技奖、生命与海洋科技奖、医学科技奖等五大奖项,以表彰在基础研究领域获得世界级原创成果,在应用研究领域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科学前沿探索中做出世界公认的重大贡献的杰出师生或校友。“睿远科技大奖”评审委员会由林忠钦院士、张杰院士、凌文院士、梅宏院士、李家彪院士、宁光院士和陈光明校董等组成,每年评选一次。首届“睿远科技大奖”评选启动仪式于8月25日在闵行校区举行。

图片


疫情防控专项捐赠获广泛支持

3月突如其来的疫情“遭遇战”让上海交通大学按下了暂停键,在随后长达约3个月校园闭环管理中,疫情防控工作得到广大海内外校友和社会爱心人士的热心捐赠和鼎力襄助。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协同学校相关部门,迅速设立“抗击新冠肺炎系列基金”,为学校疫情防控提供支撑保障。基金会秘书处全体工作人员众志成城,及时联动学校各个部门掌握疫情防控和生活需求,同时精准对接并定向接受广大校友和社会爱心企业等的热心捐赠。对于每一笔捐赠,建立专项账册,做到每日更新资金和物资收支,及时分类,及时拨付,确保账实相符,捐赠人意愿实现。截至2022年11月30日,基金会累计接收“抗击新冠肺炎系列基金”相关善款人民币14,966,146.95元,累计支出14,743,734.52元,资金执行率99%。基金会累计接收捐赠物资数量7,290,625个/件/套,折合价值人民币31,915,577元,已分配物资折合价值31,915,577元,物资执行率100%。以上款物全部用于上海交通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图片


杨振斌理事长

突破疫情阻隔率先访港

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上海交大成为教育部批准访港的首个高校。12月19日至22日,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校党委书记杨振斌率团突破疫情阻隔,实现了率先访港。在港期间,杨振斌理事长一行分别拜会了校董曹其镛伉俪,1959级医学院本科校友、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孙弘斐学长,1985级本科校友、校董沈南鹏学长,香港董氏慈善基金会董建成先生与董立新先生,鸿文慈善基金刘銮鸿伉俪,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先生,名誉校董陈淑玲女士,校董杨咏曼女士,校董曾璟璇女士,校董胡晓明先生,校董郑建好先生等校友和社会贤达。杨振斌理事长介绍学校近期的发展情况,认真听取真知灼见,期待沪港同心协力,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图片


其实校董捐赠

献礼医学院70周年

依托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持续擦亮“交大医学”品牌,交大医学院70周年庆获多方支持。10月24日,校董、1989级本科校友、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其实捐赠设立“其实医学创新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医学院浦东新校区的建设与发展,献礼交大医学院70周年庆。七轶弦歌、医路芳华。医学院秉持“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的院训及“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学院精神,为社会输送了7万余名医学人才,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在多项学科综合排名中均位列全国医学院校首位。2020年,交大医学院浦东校区盛大开工,标志着医学院站在了百余年办学发展过程中的新起点、新征程。“其实医学创新发展基金”的设立,将为交大医学院加快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图片


赵建军校董再捐助力电院发展

为助力学校学科发展“在高原上建设高峰”,9月3日,校董、1992届校友、普联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建军再次慷慨捐资9000万元,支持“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发展基金”并设立“TP-Link研究基金”。这是赵建军继捐赠设立校园文化基金、支持文博大楼和徽园项目建设之后,对母校的再一次慷慨捐赠。赵建军表示,希望通过研究生联合培养和校企联合研发,实现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更好结合,把通信学科打造成为母校更加闪亮、更有特色的名片。

图片


首只由高校发起的

产业引导母基金落地

2022年8月,交大未来产业母基金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公示,标志着首只由高校发起设立并支持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校友创业的引导母基金正式落地。交大未来产业母基金是一支专门服务交大师生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融合的母基金,由菡源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担任基金管理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尤其关注光电、芯片及人工智能等)、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投资领域,致力于以资本为纽带,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支持交大系创业生态建设。7月,南通科创投资集团与交大未来产业母基金签署投资协议,宣布与学校基金会共同出资4亿元注入基金,共享发展新机遇,拥抱创新向未来。截至12月31日,交大未来产业母基金已经启动首批两家子基金的投资工作,投资总额为人民币5000万元。

图片


天工计划正式启动

2022年3月,专门服务于交大系科学家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天工计划”正式启动。天工计划旨在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提升交大体系内科学家和校友创业的成功率,并与交大未来产业母基金形成组合拳,共同助力构建交大系创新、创业、创投的良性互动生态。计划启动以来,已有夏晓辉、朱啸虎、孙宏斌、洪锋、蔡航、顾翠萍、华平、胡晓芳等产业界和投资界资深校友加盟并担任导师,深度接触项目84家,签约15家,服务院系包括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药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等等。截止2022年12月31日,天工项目已有5家企业获得进一步融资,总金额为1.98亿。全年举办7场天工沙龙活动,覆盖氢能、光伏、工业软件、医工结合、AI制药、光纤激光器、抗体药等多个领域,初步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抓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图片


附属瑞金医院设立

“广聚善爱”慈善基金

为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医院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支持和关心,锤炼“广慈”、“瑞金”双品牌为善爱助力,10月13日,“广聚善爱,医瑞金至”瑞金医院建院115周年主题活动举行。当天,“广聚善爱”慈善基金(项目)成立、管理委员会成立。“广聚善爱”慈善基金可根据医院实际运行情况,下设各类子项目:“广聚善爱”慈善基金—海南专项,“广聚善爱”慈善基金—患者援助专项,“广聚善爱”慈善基金—老年医学中心建设专项等等。金光纸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通过黄奕职慈善基金会向医院捐赠支持老年医学中心建设。此外,今年6月,上药控股有限公司捐赠设立“瑞金医院建设发展基金”。

图片


“洱源思源项目”入选全国

高校优秀公益项目案例

10月,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的社会服务项目“洱源思源项目”成功入选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联合公布的“高校基金会优秀公益项目案例(2022)”。2013年以来,上海交通大学承担了定点帮扶云南省洱源县的光荣任务。交大基金会不断思考服务乡村振兴的纵深实践,研究进一步发挥大学基金会汇聚资源能力,为交大定点帮扶工作做出更多努力和更大贡献。2021年6月,基金会积极向学校组织部门推荐副秘书长黄金贤同志出任交大挂职洱源县第七任副县长。基金会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充分发挥高校特点,选择教育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抓手。在学校支持下,积极争取校友支持,推动交大基金会与洱源县人民政府签订了“交大洱源基础教育发展基金”框架协议,务实开展系列教育振兴举措。

图片



推荐

阅读


1. 2021年基金会十大新闻

2. 饮水思源 善款善用 | 2020年社会支持大事记

3. 辞旧迎新,重温2019年交大基金会与你的共同时光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交大基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